影视在线 影视在线

夜采杨梅遇星光,昼摘脆李甜人心,《山水间的家》领略果树之下的诗意栖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28    浏览次数:2651

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共同推动了乡村的蓬勃发展。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赵岙村村民凝心聚力,用勤劳与智慧守护杨梅林,绘就出绿荫连绵、漫山硕果的江南画卷;重庆市巫山县柑园村村民不畏艰难,种下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果林,打造了两岸青山、脆李飘香的山水意境。

9月2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三季第四期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山水小分队”分别前往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赵岙村和重庆市巫山县柑园村,在沉浸式体验中,呈现两地如何于群山间种出“摇钱树”,结出“金果果”,实现生态“颜值”与经济产值双提升。

披星戴月,登梯上树

“山水小分队”星夜兼程锁梅鲜

夏日江南杨梅熟,欲乘风露摘千株。作为仙居四大杨梅基地之一的赵岙村,过去,被“八山一水一分地”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发展。现在,背靠杨梅山,赵岙村村民把杨梅变成增收果、致富果,擦亮了“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数仙居”的名片。

本期节目中,由主持人撒贝宁、影视演员阚清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组成的“山水小分队”来到赵岙村,趁着夜色进山摘杨梅。凌晨4点,杨梅挂着露珠,嘉宾和梅农们赶在此刻将其摘下,就是为了最大程度锁住新鲜。大家戴着头灯,在梅林中穿梭,一道道光芒交相辉映,那会是怎样的胜景?

在赵岙村,“山水小分队”通过体验杨梅夜采、参与杨梅分拣、了解梯度栽培技术等活动,见证了农耕智慧和现代科技对杨梅产业发展带来的提质增效作用。大规模的杨梅种植,也让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嘉宾们还来到蓊郁的古杨梅树林,了解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梅茶鸡蜂”复合种养模式。古树上,娇小红果挂满枝头;古树下,鸡群嬉戏于茶林;古树间,蜜蜂飞舞忙碌,一幅产业与生态共融共生的和谐景象铺展开来。嘉宾们与村民一起采摘下古杨梅,酿造杨梅酒,更全面地了解仙居县对于杨梅品种、品质、品牌的建设和杨梅全产业链的发展。杨梅天地大有可为,赵岙村村民也更愿意留在家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忙碌之余,村民邀请“山水小分队”前往永安溪旁的露营基地,吃一顿地道的仙居晚餐。赵岙村通过哪些举措,将曾被污染的永安溪,打造成有漂流、露营、烧烤等项目的休闲好去处?让我们跟随《山水间的家》,回到杨梅丰收的时节,聆听杨梅背后的振兴乐章。

食巫山李,烹长江鱼

“山水小分队”吟咏山水创彩绘

重庆市巫山县柑园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基岩裸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土地石漠化,为改变土壤环境,村民们因地制宜,栽种根系发达的脆李及柑橘。自此,柑园村走上了一条“生态产业+生态治理”造林模式的道路,村庄所处的曲尺乡成为了“中国脆李之乡”。

轻舟慢,三峡长。由主持人张韬、影视演员张晋、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组成的另一支“山水小分队”来到柑园村。他们乘船过巫峡,见群山苍绿,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吟咏中感受李白笔下山水的壮丽和秀美。靠岸下船,拾级进村,嘉宾们见路边李树上都铺满白伞,与村民细聊后才知道,原来这是“透气转光膜”,它遮雨、透气又透光,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脆李的口感。随后,嘉宾们参与了脆李的采摘、分拣、打包和装箱,感受柑园村规模化、秩序化的脆李产业流程。巫山脆李质地脆嫩,嘉宾们能全程保护好脆李,完成标准化操作吗?

傍晚,嘉宾们来到村民家中一起烹制晚餐:清水鸡皮脆肉嫩,小麦饼焦香扑鼻,巫山烤鱼汁水四溢,嘉宾们大快朵颐,赞叹不已。烟波浩渺的山水美景、色味俱佳的巫山美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村民顺势搞起了农家乐。柑园村发展前景广阔,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在村口码头的长梯上,嘉宾们将和当地师生合力完成一幅巨型彩绘,向途经码头的人展示柑园村村庄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艺术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吸引力。“山水小分队”会有怎样的创意和金点子?让我们一起领略巫山人家的诗意浪漫!

仙居杨梅,梅香四溢;巫山脆李,李行天下。果树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生长,经济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蓬勃。CCTV-1《山水间的家》第三季,邀你共攀青山,共赏碧水,共品佳果,感受中国村庄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


THE END
本地记录
*
*